足球竞彩app哪个靠谱

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 黑龙江省扶贫办信息平台 > 扶贫动态

【黑龙江日报】送项目送岗位送政策送温暖 扶贫有“菜单”贫困户需要的都送

时间:2020-11-14  来源:绥化市扶贫办  栏目编辑:绥化市扶贫办

初冬已至,庄稼颗粒归仓,村民们到了算账的时节。

明水镇勤俭村脱贫户刘凤荣正在和面,“今天蒸花卷,老伴儿在外面干活儿回来能吃口热乎的。”刘凤荣说,家里种了22亩玉米,秋收时30多位乡镇干部来了,一上午就帮着收回来了。小园里金黄的玉米堆成堆,今年玉米价格很好,就等着变现了。

“我家两口人,开了一间小卖部,我在村里从事公益岗位,丈夫王国军外出务工一年能赚近万元。2017年我家脱贫了。”刘凤荣说,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勤俭村党支部书记申远说,村里按刘凤荣家人口特点开出的“扶贫菜单”,那就是提供一个公益岗位,每年有稳定收入,再帮着这家里的男人找个打工工作。

说起他们扶贫的秘诀,申远说:我们是“菜单式”扶贫,贫困人群需要什么就点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

在明水县,每个贫困户都有一个可以按自家特点定制的“扶贫菜单”,这样的“菜单式”扶贫,让贫困户在脱贫路上感受着温暖,发挥着实效。

量身定制“扶贫菜单”品类多

60岁的高文付家住在兴仁镇兴泉村,这两年他的生活充实而忙碌。“家里种了12亩地,还养了4头母猪、3头牛。现在脱贫了,日子好多了。”说起过去,高文付说,2014年他被确诊患有直肠肿瘤,做了肿瘤切除手术。这场病不仅让高文付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了30多万元的外债,日子举步维艰。“那个时候,真是太难了,感觉没有活路了。大病在身,日子过得紧吧,亲朋好友的钱欠了个遍,上火啊……”

不久后,高文付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进入了被帮扶的队列。

“帮扶干部问我想干啥?我说我能养猪。”于是,高文付能养猪的特长被写入了村里的“扶贫菜单”。在帮扶人的帮助下,高文付在自家的院子里盖起了一栋猪舍,养了4头母猪。2017年,明水县对贫困人口实行产业扶贫补贴政策,每头母猪奖补200元,产仔每窝补助300元。2018年以来,高文付共享受到政策补贴2800元。

政府的支持,不仅为高文付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创造了条件,也坚定了老两口脱贫的信心。高文付说,2019年,家里卖猪崽就赚了两三万块钱,今年养猪又卖了十来万元了。还有养牛,也挣了几万元,现在家里的外债基本还差不多了。

帮扶干部说,对于贫困户来说,精准帮扶就好比点菜,贫困户需要什么,就点什么,我们根据扶贫对象的实际需要和致富能力来确定针对他们的脱贫措施,这才是“精准”。

明水县委书记刘宝国介绍,明水县创新推行了“菜单式”产业扶贫模式,根据贫困户的自身条件,为他们“量身定制”种植、养殖、劳务、金融等13道“菜”,由乡村、帮扶人指导贫困户选择“扶贫菜单”,细化分类,精准计算每户脱贫出列的实际需要,因户施策,确保产业扶贫的长期稳定性。目前,已实现了全县贫困户户均2个以上扶贫产业链接,2019年共引带贫困户增收9403.8万元,全县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10583元,实现了贫困户逐年持续稳定增收。

据悉,明水县实施“1234+N”的菜单式帮扶模式。“1”即1户贫困户;“2”即收入和“三保障”2条线;“3”即划分“一扶即脱、长扶能脱、久扶难脱”3种类型;“4”即开展思想、产业、民生和保障“四大扶贫”;“N”即每个贫困户因需选择N种入户菜单。

因户制宜“扶贫套餐”分量足

立冬了,可在双兴镇双利村蔬菜温室里还能看到绿意浓浓,小柿子、黄瓜陆续上市。

双利村党总支书记李金光说,双利村2014年被识别为贫困村,2018年出列,99户248人全部脱贫了。村里有9个温室45个大棚,蔬菜生产是村里的特色扶贫产业,也是县里重点扶持的项目。“种牛奶香瓜,最便宜时卖到5元一斤,最贵时卖到25元一斤。冬天温室果蔬不间断。”

双利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石昕在这里工作3年多,他告诉记者,现在有40多名贫困群众在双利村蔬菜大棚园区务工,最少的每年赚4000元,最多的能赚到7000多元。今年双利村又新建了蒲公英加工厂,还种植了两个大棚的樱桃树。

脱贫户高艳敏今年65岁,是村里秧歌队领头人,她说:“家里今天炖小鸡,脱贫后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了。”今年盖了新房的王兴中正和老伴儿糊窗缝:“住上了新房子,家里今冬能暖和了。”明水镇互助村刘德海屯的马士彬说:“年纪大了,总得吃药,现在对贫困户的医疗政策好啊,我们享受医疗救助特惠政策,参加新农合,享受合作医疗缴费补贴,现在看病不愁了。我家通过帮扶,还发展了庭院经济,夏天卖青菜,冬天卖干菜,家里的小园每年都能出个万八千元的收入。”

明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炎臣说,2017年开始,明水县政府开展“菜单式”扶贫,根据每家特点为每个贫困户制定适合自家的致富模式。比如,明水镇的互助村距离县城只有3公里的距离,非常方便像马士彬这样的贫困户销售自家种植的瓜果蔬菜,县里就鼓励他们发展庭院经济,每个贫困户每年奖励300元~500元。仅2019年,全县就引带8411户发展庭院经济,共增收257万元。

手段更新“扶贫链条”辐射广

一双巧手,一把笤帚,串起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今年1月,明水县兴仁镇兴发村村民杨贵义老两口在兴发笤帚糜子种植合作社打工,拿到了8075元工资。

兴发村脱贫户才丽琴说,家里有20亩地,地力一般,收入不高,自从种了糜子,旱涝保收,每年增收15000元左右。另外,在合作社打工,一年也能赚3万元左右。2018年,才丽琴一家实现了脱贫。

兴发笤帚糜子种植合作社的带头人是吕兰双,2011年他带头成立了这个合作社。他告诉记者,合作社年用工万余人次,每年开出的人工工资有120余万元。一把笤帚,连接着笤帚糜子规模种植和签约种植8000余亩,更连接着笤帚销售,从东北到河北,再从河北出口到韩国,有一条产销供应链。

一把笤帚成为了明水县“菜单式”扶贫的一个载体,苕帚糜子合作社不仅带动贫困人口务工增收,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种植结构调整。明水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胜介绍,去年,明水县为这家合作社注入337万元,用以对厂房进行扩建,提高产能的同时增强带贫能力。

明水县的“扶贫菜单”不断丰富。县委书记刘宝国介绍,明水县在特色扶贫产业上,还重点发展了崇德镇的甜玉米,通泉乡的黏玉米,明水镇的土豆淀粉、双孢菇和杏鲍菇,双兴乡的黑木耳,永兴镇的黄豆辣条,通达镇的生猪养殖,育林乡的大鹅养殖,还有几个街道办事处的蓝狐养殖等等,这些扶贫产业带贫效果十分显著。

刘宝国说,扶贫产业是农民持久增收避免返贫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明水县制定出台了相关的扶贫规划确保脱贫不脱政策。随着县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计划,促进富村富民,“扶贫菜单”模式将一直持续下去,让农民继续根据自己的“口味”来“点菜”。未来5年,明水县重点发展食用菌产业、生猪产业、奶牛产业、医药产业、新能源等产业,让农民更富裕、农村更美丽、农业更发展,走出一条高质量的小康之路,描绘出全新的乡村图景。

分享到:
_足球竞彩app哪个靠谱

足球竞彩app哪个靠谱

图片